手機攝像頭已經是我們選擇手機的一項重要的指標參數,但是嘛,筆者認為手機拍照也和播放器的音質情況類似,每個廠商基本都會說自己的產品如何出色,有一些重點型號也在硬件上、軟件下來不小的功夫,但最后的結果也如同隨身聽那樣,好的硬件不一定有好聲音,同樣好攝像頭也不一定有好畫質。
特別是一些廠商還喜歡夸大宣傳,比如5000W像素了、大底傳感器、F1.8大光圈、6P鏡頭,甚至是拍月亮拍銀河什么的,所以在購買某款參數很強的手機后卻發現實際拍出來的照片并不能讓人滿意,基于此筆者也來談一談有關手機攝像頭的基本知識與常見的誤區。
像素這方面的知識普及比較好,大多數人都已經知道畫質并非只由像素數決定,并且也開始關注另一個更重要的參數,也就是攝像頭傳感器的尺寸大小,知道了在手機的攝像頭傳感器的尺寸一定的情況下,像素數越高傳感器被劃分的單元數越多,單個像素所占的面積越小,感光能力越弱,而這會加重噪點、劣化畫質表現,特別是弱光的場景下。所以很高的像素數雖然通常不是一件壞事,但是也不一定是好事。
所以一些廠商也順著這個思路,會特別強調像素尺寸這一點,像素尺寸當然越大越好,實現的方法無外乎就是2種,一種就是增大感光器的尺寸,另一種則是降低手機的像素數。
增大感光器件是最常見的,比如最新的iPhone 6像素數依然是800W,但是感光器件尺寸更大,單個像素尺寸也增大到了1.5微米的水平;降低像素數的代表則是HTC,曾推出了超低的400W像素攝像頭手機,以4微米超大像素尺寸賣點,主打弱光景拍攝,只是這種做法太過極端,400W像素明顯無法滿足照片精細度要求,并且弱光拍攝也沒有達到宣傳中的效果,目前也被HTC所摒棄。所以加大傳感器尺寸相對更可靠,也是目前主打拍照手機最常采用的。